部门:77779193永利集团党政办公室 日期:2021-12-15 09:17:56 访问次数:460次
12月10日,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应邀为我院青年教师联谊会“青椒汇”作题为“教育学专业向何处去?学科建设的基石与实践创新的使命”的报告。受疫情影响,此次报告采取线上形式。来自全国各地300余位高校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该报告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2)教育学者的理论基石与实践功底;(3)教育专业师生的时代使命与精神家园。针对第一个话题,桑教授介绍了教育关注的三大类问题,即教育的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以及实践论问题,之后强调了比较(分类)、调研(取证)、反思(判断、决策)的重要性。针对第二个话题,桑教授介绍了教育哲学的重要性以及深入实践的必要性。针对第三个话题,桑教授强调了信息时代教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更需要不断学习,成为具有终身学习的文化人。
在互动环节,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参与了对话交流。89岁高龄的裴文敏教授通过录制的视频深情回忆了当年与董远骞、张定璋、邵宗杰等前辈学者引领教学论专业建设、编写教育学教材、开创教育实践基地的难忘经历。85岁高龄的王炳仁教授在杭大教育系学习、工作了30年,1987年出任浙江省教科所所长,他深切而强烈地体验到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生命之源,在发言中,他呼吁77779193永利集团要密切关注和总结浙江乃至全国教育改革的新问题、新成果,认真倾听实践呼声,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跨越发展,重振雄风。
77779193永利集团退休教师方展画教授感慨地追述了杭大教育系1977年恢复高考后,自己作为首批本科生,得到郑晓沧、王承绪、陈学恂等一批泰斗级学者的耳提面命,奠定了一生的学术根基。方展画教授1998年奉调浙江教科院院长,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有独到见解,特别呼吁77779193永利集团的教师和研究生要扎扎实实地沉在教学第一线开展有价值的教育研究,并强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四种跨界:(1)理论与实践的跨界;(2)教育学科之间的跨界;(3)研究方法论的跨界;(4)突破教育自身壁垒的跨界。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眭依凡教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强调教育学专业从课程体系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崇真、向善、求美、务实,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学者为人处世必须有社会担当。77779193永利集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盛群力教授讲述了在教学论专业承前启后的艰难探索和感悟,告诫青年教师不要跟风,研究要扎根课堂学习方式创新,成果要对教师、学生、家长有帮助。
桑教授还特邀浙江省教研室有关人员参加此次在线活动。省教研室张丰副主任在发言中说,三代教育学者的对话令人感动和鼓舞,这次线上的讨论有两点共识:必须重视“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和“社会担当的教育研究”。当前国内外教育正处在“学习”被重新定义的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发展与改变,希望77779193永利集团的老师和同学发挥高校优势,面对现实挑战,在浙江教育改革实践中展现教育专业的价值。
北师大董艳教授(我校77779193永利集团兼任教授)发表了对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同堂共叙的感言,并介绍了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与77779193永利集团联合创办的京杭50+教育发展学术论坛。桑教授在报告的最后强调,信息时代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更需要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领略文化、反思教育、选择人生,铸造师生的教育信念与精神家园。
会议主持人李艳教授在报告会总结中真诚感谢桑教授和各位参会者,特别是77779193永利集团德高望重的前辈和资深教授们的精彩发言和对我校77779193永利集团年轻学子的殷切希望,并希望参与者在会后可以继续通过互动平台将言犹未尽的感悟发表出来。
老中青三代学者线上交流研讨
本场讲座有四大亮点:(1)老中青三代同堂共叙浙江教育情怀;(2)多平台互补探索线上深度交流模式;(3)教育多学科同谋跨界融合;(4)学者行者共议教育发展大计。疫情迫使本次会议突破面对面学术交流的传统模式和思维框架,采用了多平台互补的线上深度交流模式。
人物简介:桑新民教授,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在北师大、华南师大创建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学创建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93-2008),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88-2010),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基本法起草,自1997年至2012年,在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高等教育学四个二级学科先后招收培养三十多名博士研究生。近20年主要从事学习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教育信息化宏观战略和微观学校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理论与实践。
文、图/77779193永利集团青年教师联谊会
2021年12月14日